正文

月季栽培管理技術

月季花(學名:Rosa chinensis Jacq.):被稱為花中皇后,又稱月月紅,是常綠、半常綠低矮灌木,四季開花﹐一般為紅色﹐或粉色、偶有白色和黃色﹐可作為觀賞植物,也可作為藥用植物,亦稱月季。有三個自然變種,現(xiàn)代月季花型多樣,有單瓣和重瓣,還有高心卷邊等優(yōu)美花型;其色彩艷麗、豐富,不僅有紅、粉黃、白等單色,還有混色、銀邊等品種;多數(shù)品種有芳香。月季的品種繁多,世界上已有近萬種,中國也有千種以上。

嫁接養(yǎng)殖用野薔薇或?qū)S谜枘酒贩N作砧木,采用枝接法或芽接法進行嫁接。砧木于頭年4月初播種,第二年的4月移栽。苗床要選肥沃疏松的砂質(zhì)土壤,株行距為20×80厘米,6月份進行芽接,第三年春出圃定植。準備土壤要選肥沃、疏松、富含有機質(zhì)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,用充分腐熟的牲畜糞作基肥,每公頃施45000~60000千克,然后進行土壤消毒。其方法是:溴甲烷,每100平方米用10千克,處理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土壤星期以上;氰土利,每100平方米用7.5升,處理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兩星期以上;滴滴混劑,每100平方米用2.8升,處理后用簿膜覆蓋兩星期以上。

科學定植采用畦栽方式。畦寬1米,高10~15厘米,每畦栽兩行,大行距90~100厘米,小行距30厘米,株距20厘米,密度為每平方米6~8株,畦間走道寬20厘米~30厘米。

調(diào)整溫濕度日光溫室栽培,白天溫度以20℃~25℃為宜,不超過28℃,夜間溫度保持在12℃~15℃,相對濕度65%~75%,注意通風。

合理施肥月季喜肥,可根下追肥,也可葉面噴灑磷酸二氫鉀、尿素、高美施、硫酸亞鐵葉面肥等。少施、勤施。一般每隔10天追1次液體肥,冬季施復合肥。

水分管理要干澆、濕排。春季苗定植后要澆足水,澆后松土,以后要看情況適時澆水。夏季土壤溫度高,澆水應在下午5時后進行。月季耐干旱怕積水,降雨量大時,要注意排水,并要經(jīng)常除草松土。

修剪摘心

修剪月季在定植前要進行修剪,定植后要及時摘除花蕾。當長出3~5個強壯枝條后開始采花。以后,每年要修剪3~5次,并隨時整理枝形,每個枝上留2~4個芽剪截。剪截時芽上要留1厘米,剪時要向枝條另一側(cè)斜下方剪。剪口要光滑。修剪分兩種:一是低位修剪,即從枝條基部向上只留兩個芽,將上部枝條剪除,這種修剪方法長出的枝條長而粗,花蕾大,質(zhì)量好。二是高位修剪,枝條下部留的芽多,發(fā)的新枝條多,開花也多,但枝條短、花蕾小,質(zhì)量差。以上兩種修剪方法,在生產(chǎn)中交替使用,可控制植株高度,使月季保持較長的生長周期和較高的生產(chǎn)能力。嫁接苗8年左右更新一次。

摘心在新梢生長到15~20厘米時,將頂部去掉3厘米左右,到一定長度仍要摘心2次左右,直到全株的主枝、側(cè)枝的數(shù)量足以產(chǎn)生大量的花朵為止。摘心在初期是為了調(diào)整株形,在開花以后是為了控制花期。當花芽直徑達10~13毫米時,摘掉枝頂達到第二片葉的地方,可促進花期7天左右。

防治病蟲通風降低發(fā)病率,淘汰燒毀病毒枝,通過高溫4周,可消除減少體內(nèi)病毒。月季常見病是黑斑病、白粉病、銹病等,可用8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或50%苯來特可濕性粉劑800倍~1200倍液防治。防治蚜蟲、薊馬、卷葉蟲、金龜子等害蟲,可用50%殺螟硫磷1000倍液。

采花分級月季應在溫度低、濕度大時采切。一般栽后10個月左右開始采花,當花蕾微開時采收(開花前2天左右)。剪切的枝條要有5個節(jié)間距或更長一些的長度。采后要立即插入水中,運回工作間進行分級,每10枝扎成1捆。分級標準:一級品枝長55~60厘米,花朵整齊;二級品45~54厘米;三級品35~44厘米;等外品35厘米以下。用玻璃紙包裝好后要將枝條剪齊,插入水中。

保鮮貯藏月季切花保鮮期短,不耐長途運輸。用八經(jīng)基喹啉硫酸鹽處理,放在3℃~4℃的冷庫中,可保鮮3天。采切后月季如果不上市銷售,需長期貯藏,可放在含氧量1%、含二氧化碳5%、溫度為0℃~1℃的密封冷庫中,能保鮮20~30天。

聲明:月季網(wǎng)致力月季產(chǎn)業(yè),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,版權歸原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

月季網(wǎng)

月季網(wǎng)